森晒课堂21 | 新会陈皮道地性——南橘北枳,道地陈皮(下篇)

头图.jpg


橘生淮南则为橘,橘生淮北则为枳。

一方物候,有一方水土,产一方珍宝


课堂21_01_看图王.jpg


道地陈皮,关键在于“地”,离开了这个“地”,则就不地道了。

新会陈皮的道地性与新会本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。

这其中关乎自然物候,同样也关乎人类智慧。

因地成候——三山面海,温暖湿润

新会整体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个大环境下,具有夏季高温多雨,冬季温和少雨的气候特点,

这种气候天然就非常适合柑橘类的生长,故而新会本地有“东甲橙西甲柑”的美誉。


课堂21_02_看图王.jpg


与此同时,新会属于微有山丘的平原区,北有圭峰山脉(海拔545米),南有古兜山脉(海拔982米)和牛牯岭山脉(海拔392米),环抱着银洲湖及其平原区,南面直面大海,形成一个“三山抱平地,三山面大海“的地理小结构,因地貌不同而形成的独特小气候,则让新会陈皮天赋异禀,比其他地方的陈皮更加珍贵,药效更好。


课堂21_02_看图.jpg


温度好,温差小,支撑每一粒油室野性生长——油泡大而油室充盈


课堂21_03_看图王.jpg


历查新会44年温度记录,新会的日均最高温度为27℃,而日均最低温度为21℃,



这与新会茶枝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23℃-27℃几乎是完全一致的,良好的温度,可以让茶枝柑的油室自由生长,尽可能的膨大,而温差小,则可以让茶枝柑生长过程中不会收到气候温差的影响,保证油室的持续饱满和充盈,贮存更多的特异挥发油,形成芳香浓郁的质量特色。


课堂21_03_看图.jpg


其产的茶枝柑皮的油泡明显收缩变小,比如广东韶关所产的茶枝柑皮,

油泡大小只有新会茶枝柑的的一半大小,并且芳香味不足,柑橘味明显。


课堂21_03_.jpg


水量足,肥性好,塑造与众不同的猪鬃纹路——皮张大而立体感明显


课堂21_04_看图王.jpg


新会茶枝柑生长的夏秋季,整体受海洋季风季候的影响,南海潮湿空气沿着银洲湖从南向北,形成持久湿润的雨水环境(常空气湿度75%),覆盖整个新会“三山抱平地,三山面大海”的区域,新会的年降水量是其他同纬度非近海区玉林市的1.5倍左右(新会年降雨量2150mm,玉林年降雨量1592mm),


课堂21_04_看图.jpg


而此时茶枝柑正处于果实生长膨大时期,持久的雨水保证了柑果生长所需要的水分,

促进养分运输,促进茶枝柑生长,形成皮张较大,适当皮厚的特点。


课堂21_04_.jpg


因地制宜——水田改旱,因势利导

深沟高畦,水田改旱——特殊的建园方式

新会地处三水交汇处,地下水位高,看似平整的土地上,却生长不了高的植株。


课堂21_05_看图王.jpg


新会本土人民则因地制宜,在平整的土地上,装门开出水沟用于引水灌溉,开沟出来的土方则放置沟边,形成高畦,即通过深沟高畦挖来调节土壤的含水量和土层深度,将洪涝地区的土地去水化,将干旱地区的土地有水化,从而达到可以建设茶枝柑果园的目的。


课堂21_05_看图.jpg


巨细套河,因势利导——利用好三江水肥

在果园建设中心河,引三江之水,后将路基分成若干块段,开挖一定规格小沟,小沟与中心河等相连通,从而形成“非”字的河网,从而让三江之中的水肥依照”非“字河网进入果园,因势利导,补充果园水肥供应,保留新会道地优势。


课堂21_06_看图王.jpg


解锁道地陈皮的秘密,不仅来源于其特殊的茶枝柑品种,更依赖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因地制宜的种植方式,

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早就了新会陈皮无可复制的独特药性。

微信文章二维码大爆炸_02.gif


文章分类: 森晒课堂干货派送
地址
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东200号82栋2层
电话
400-1883-861  |  15814466788
邮箱
senshaitea@163.com